為何會發生金融海嘯?帶你完整回顧金融海嘯時間表

為何會發生金融海嘯

2008 年金融海嘯絕對是歷史上最令投資人難以忘懷的股災之一,許多人的財富因此腰斬。本文將整理金融海嘯時間表,帶你完整回顧為何會發生金融海嘯,以及所帶來的影響。

金融海嘯(Financial crisis)又被稱為金融危機、次貸危機、次貸風暴、華爾街危機,造成原因來自於 2008 年的次級房屋貸款,而次級房貸主要是借給信用評級較差的人,因此無法還款的風險本來就高。

然而,當時的美國金融機構將這類貸款包裝成「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(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,MBS)」,讓市場上的人可以投資,除了將風險轉嫁給一般投資人外,又多了新的資金可以持續放貸,因而雪球越滾越大。

為何當時銀行會願意大量的做次級貸款,又為何這類高風險的 MBS 會有大量的人願意投資呢?原因可能在於當時房市、股市都大好,持續的上漲讓投資人只看得到獲利,而忘了風險(MBS 殖利率平均高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 137 個基點)。

慘的是,美國當時利率升息至高檔,讓信用評級差的人更繳不起貸款,當越來越多次貸違約,從 2007 年開始陸續有次貸相關的公司聲請破產,即便美國從 2007 年 9 月開始大幅度降息,仍無法挽救此泡沫,各國股市大幅下跌。

(註:股市暴跌前,許多人還沉浸大多頭喜悅中,「大賣空」這部電影很好詮釋了當時氛圍)

如果我們從當時美股道瓊指數最高點來算,總共跌了 17 個月(2007/10 ~ 2009/03),從 14198 點跌到 6470 點,跌掉了約 54%。台股也從 9860 點跌至 3955 點,跌掉了將近 60%!

或許你覺得「我又沒投資股市,那金融海嘯應該跟我沒關係吧」,那可不!金融海嘯所造成的經濟衰退使美國失業率一度攀升至 8.1%(正常時才 3~4%),全球各地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人,當時台灣一堆碩博士排隊搶著月薪 2 萬多的工作,也有許多人因不堪經濟壓力自殺。

2006~2007美國升息至頂,次貸違約增加,房價開始下跌
2007/04美國第二大次貸公司「新世紀金融」聲請破產
2007/08美國最大房地產抵押貸款公司「美國國家金融服務」面臨財務危機
2007/09美國開始大幅度降息
2008/03美國主要投資銀行「貝爾斯登」瀕臨破產被摩根大通收購
2008/09美國政府接管特許事業房地美、房利美
2008/09美國大型金融機構「雷曼兄弟」宣布破產
2009/03各國股市觸底反彈,金融海嘯結束
金融海嘯時間表

上表是金融海嘯重大事件時間表,可以看到其實從 2006 年就有了跡象,到 2007 年 4 月與 8 月開始有次貸相關公司破產或財務危機,但當時股市、房市都還在狂歡,鮮少人意識到了風險將至。

至於我們耳熟能詳的「雷曼兄弟」,反而是已經到了金融海嘯的後半段才宣布破產,加速了後半段的跌幅,也才讓雷曼兄弟成為金融海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。

從歷史來看,金融海嘯前兆有 4 點:

  1. 利率升至高點,借貸成本大幅提高。
  2. 出現重大金融機構破產現象。
  3. 股市、房市熱絡,多數人無視風險。
  4. 為救助金融機構的財務危機而降息。

近年股市、房市節節升高,不免令人擔心金融海嘯是否又要席捲而來,從事件面向來看,確實在 2023 年時出現美國矽谷銀行倒閉(原因為美債因升息而暴跌,矽谷銀行持有太多美債,不堪虧損倒閉),是否為後續金融危機的前兆,不確定,但要小心!

2023 年美國也升息至高檔,一直說要降息卻降不下來,日本也在多年的零利率或負利率政策下,2024 年竟升息結束負利率,這點也與金融海嘯當年相似,是否為前兆,不確定,但要小心!

(💡 延伸閱讀:2024離金融海嘯有多近?

回顧金融海嘯當時發生的原因與過程,可以讓我們很好的理解重大金融危機發生之前,有什麼徵兆;雖然賺編不覺得我們能很精準的判斷下次金融海嘯時間點,但仍可在相關跡象發生時,更懂得避險。

再者,我們可以去了解 2008 金融海嘯發生時,有什麼資產是上漲的,這樣更能在股市空頭時活化自己的資產,持續增值!

最後,金融海嘯帶給我最重要的啟發,就是「不要以為現在有穩定工作,沒有經濟壓力」,任何時候都該居安思危,因為若金融海嘯再次發生,穩定的工作是否穩定,沒人說得準,創造自己的第二份收入格外重要!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