儲蓄險是什麼?利率高嗎?完整認識儲蓄險基礎知識

儲蓄險利率

你可能常遇到保險業務員向你推「儲蓄險」,聲稱具有高於一般定存的利率,可幫你存錢抗通膨。到底儲蓄險是什麼?為何保險還能存錢?利率真的比較高嗎?本文將帶你完整認識儲蓄險的基礎知識。

儲蓄險其實只是俗稱,在保險專有名詞中並沒有「儲蓄險」一詞,由於這類壽險的宣告利率與增值回饋分享金設計,讓它的利率高於傳統壽險,因此才被俗稱為儲蓄險。

相較於傳統壽險,儲蓄險的身故理賠金額並不高,因此如果你的目的是保障,請不要買儲蓄險;若你主要是想長期存錢,那儲蓄險才適合你。

儲蓄險通常分為以下三大類:

  1. 增額型終身壽險
  2. 利變型終身壽險
  3. 還本型終身壽險

我們常見的 6 年期、10 年期、20 年期儲蓄險,幾乎都是增額型終身壽險,年期代表要繳費幾年(6 年期就是繳費 6 年),隨著每年繳保費而逐漸增加壽險保障額度,因此被稱為「增額型終身壽險」。

這類儲蓄險會將利息滾入所繳保費中複利增值,即便繳費期滿後,仍可持續產生複利,因此壽險保障額度與解約金都會持續增加。

早期的儲蓄險較多是固定利率,後來普遍從固定利率變成機動利率,因此才會跑出「利變型終身壽險」一詞;由於利變型終身壽險也會隨每年繳保費而增加壽險保障額度,因此可將增額型與利變型視為同一種。

此類儲蓄險與上述不同的是,還本型終身壽險繳費期滿後,每年可領回一部分的生存保險金,但解約金幾乎不會增加;因此,這類儲蓄險比較不像存錢累積,而是像領退休金一樣,比較適合退休族群。

看完上述,你應該了解儲蓄險雖然是保險,但其核心價值還是以儲蓄為主;既然以儲蓄為主,利率當然要比較高才有吸引力,不然就放定存就好啦!

我們就拿富邦來做比較,因為富邦有銀行也有人壽;從下圖可看到寫文當下賺編查到的台幣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一年期為 1.715%,而儲蓄險的部分,不論是還本型或利變增額型都約 2%,因此儲蓄險的利率確實高於一般定存一點點。

不過,如果你拿富邦的美元定存與美元儲蓄保單進行比較,會發現利率反而沒有比較高!(富邦一年期美元定存利率 3.85%,富邦外幣保單利率 3.5%)

這樣看來,外幣儲蓄險除了利率較高,要承擔的匯率風險也較久,這也是賺編不考慮外幣儲蓄險的原因。

看到這邊,我們基本上已排除外幣儲蓄險,但台幣儲蓄險利率似乎只高於定存一點點而已,真的有必要買儲蓄險嗎?

關於這個問題,你可以從儲蓄險的三大用途思考:

  1. 逼迫長期儲蓄
  2. 建立基礎壽險
  3. 臨時資金保障

儲蓄險與定存最大的差異在於,在繳費未期滿之前解約,是會虧錢的;例如 6 年期儲蓄險,若在第 5 年時就解約,拿到的解約金比自己總共存進去的金額還少。

這樣的機制就會迫使年輕人不隨意解約,因此也能紮紮實實的養成儲蓄的習慣。

(💡 延伸閱讀:儲蓄險有什麼缺點?

壽險的目的是發生不測時,有一筆錢留給家人度過難關;然而,直接買個幾百萬的壽險保費較貴,對於年輕人來說,透過儲蓄險慢慢累積壽險額度比較沒壓力。

這點是賺編買儲蓄險多年後,發現的超大好處!在遇到無法在一般銀行體系貸款時,保單貸款會提供你臨時的資金需求,因為它不看財力與收入。

總結上述的優點,賺編自己是有買台幣儲蓄險的,且在多年後的今天,因SOHO族沒有穩定收入而無法向銀行貸款的我,保單貸款就發揮了作用。

如果你也想買儲蓄險,提供你以下三點須注意的事情:

  1. 年期:年期代表需綁約多久,我自己覺得越短越好。
  2. 幣別:外幣保單利率可能不如外幣定存。
  3. 類型:增額型適合儲蓄,還本型適合退休族群。

總之,儲蓄險沒有不好,只要我們清楚自己買儲蓄險的目的就好。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